close

如果希望我們的孩子會玩、能玩、玩出大能力,校園空間的經營,是一個可以立刻著力,產生最佳效果的地方。

擅長遊戲治療的新竹教育大學教授孟瑛如指出,當孩子沒有機會在學校玩耍,接著就可能被關進安親班,一頁又一頁的寫評量本,回家又被關進鴿子籠般的公寓,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玩。所以學校可以是最快改變的地方,因為「學校又有玩伴、又有玩的場所、又可以安排彈性課程讓孩子去玩,讓孩子玩個夠。」孟瑛如說。

問題是,現在台灣中小學校園空間的規劃,大多以教學的需求來思考,很少考慮到孩子休閒玩樂的需要。

經常看到的現象是,學校校長努力爭取經費來蓋體育館、鋪 PU 跑道、弄草皮,蓋大司令台,結果往往為了保護這些設施,不准孩子跑、不准孩子踏。「當一個學校踩到的都是人工化的設施時,他們跟土地是有距離的,對大地之母的愛也無法產生,」推廣冒險教育的謝智謀教授憂心忡忡的指出。

改善校園遊樂空間三招

如何才能給孩子一個友善的校園遊樂空間?有幾個方向值得參考。

●以兒童為中心的校園空間規劃

香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,曾與香港八所小學合作,讓孩子參與校園空間的改造與設計。從孩子的觀點,更清楚看到孩子的需要與興趣,有些學校真的依照孩子的想法,讓孩子與設計師一起合作將教室改造為遊戲室,讓孩子更喜歡他們的學校。

孟瑛如也指出,學校常常花上億蓋一堆硬體,結果學生一點感覺也沒有,可是如果學校裡多一個地球儀,孩子馬上覺得學校很棒。

新竹民富國小利用學校的一面牆改造成攀岩牆、台北奎山國小讓學生可以從樓上溜滑梯下樓,這些都是應用了玩樂的概念,讓校園變成更好玩的空間。但這些都還不夠,孟瑛如教授認為,「應推廣以人、以兒童為本位的校園。因為有好玩的環境,才會有比較會玩的人。」

●投入資源,用心規劃學校遊具

台北秀山實驗國小籌備校長邱武科長期觀察,台灣大部分校園遊具採購的思維,就是買一套廠商推銷的,能夠把它放進校園固定住就好。「而且常常不安全、不健康,例如黑色軟墊發出塑膠臭味,甚至有學校用不鏽鋼溜滑梯,這在夏天怎麼玩?」邱武科感嘆。

其實在國外,可以看到很多遊具有很好的學習、啟發功能,例如,沙地上的吊橋,可以設計讓孩子一面玩,一面要思考怎麼走過去。

計劃未來將在秀山國小設計三十分鐘下課時間的邱武科誠懇指出,台灣的校園遊具都是從如何方便採購來思考,經費也很少,沒人重視,離國外校園的水準還很遠,他建議:「校園空間的改造應該長期思考,而不是每年撥點經費整修一下。」

●活動課程應更多元活潑

謝智謀則建議從課程安排開始,就讓校園變得更好玩。

「為什麼不能有更多元的體育課?永遠只有籃球、排球?為什麼不能去攀岩、爬山、衝浪、駕帆船?」

謝智謀建議學校的校園空間安排,不要只想到設一個四百公尺的跑道,其實體育課的內容可以很多元。

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研究所所長周建智對此深有同感。他認為,中小學體育課內容不夠豐富,也缺乏課程設計,而且過度技能導向,「學校又不是國家訓練中心,不應該把學生當選手訓練,應該要讓每個孩子在體育課都很快樂。」

一把掃帚當球棍,兩個交通錐當球門,周建智就可以教小朋友打曲棍球;四公升牛奶罐把底座切掉,用膠把邊緣封起來使其不割手,倒過來玩接球,這就成了樂樂棒的新玩法。

「每個老師應該發揮他的想像力,很多地方就可以生出空間,讓孩子玩體育課。」周建智說,例如學校穿堂可以多做一些空間利用。

有一次他到雙園國小,體育課遇到下雨天,他就在穿堂教小朋友把橡皮筋串起來,套在腳上,跳一堂竹竿舞課。

邱武科也正準備在面積並不算大的校園裡規劃高低空繩索、游泳、泛舟、生態溪流、樹屋探索等區域。

其實校園可以有更多元的空間規劃,端看學校的經營者能不能從孩子的需要設計一個好玩的、引起孩子興趣的空間。

 

作者:許芳菊,林玉珮

arrow
arrow

    家樂學線上家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