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唐湘龍

「我從小就是口吃,口吃是不會好的,應該要領殘障手冊,」自小講話嚴重結巴的唐湘龍接受採訪時這樣開場,說起話來如行雲流水,比誰都流利。

 

 

 

時光倒轉至二十七年前。

 

高中畢業前夕,唐湘龍的導師在辦公室諄諄叮嚀他三件事:「第一,你可能考不上大學,如果沒錢補習重考,老師幫你想辦法;第二,你的文筆不好,要拿筆寫文章的工作不要做;第三,你最大的毛病是口吃,需要與人說話的工作不要做。」

 

考不上大學、不能寫、無法說。老師的好意叮嚀在唐湘龍聽來,幾乎是人生的全盤否定。

 

幾個月後,唐湘龍應屆考上台大政治系。大四時,他決定出社會要當記者,因為「記者是要寫要講的,我終究是要面對的,面對一般人可能不是問題的兩個問題。」

 

勇敢面對最不擅長的事

 

成長在那個只要吃飽穿暖就是福氣的年代,唐湘龍幼年時期的口吃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,也沒帶來太多困擾。到了高中,同儕都在「把馬子」,而他卻連甜言蜜語都說得結結巴巴,深感挫敗。

 

隨著社交圈擴大,他看見許多口吃者成年之後就不再說話。他意識到口吃不僅僅是「說話」這件事,還攸關自信與自尊,對生活的干擾和破壞是全面的。

 

他決定勇敢面對,全力迎擊。

 

口吃的先天弱勢讓他考了三年才擠進《中國時報》。工作幾年之後,他甚至轉戰到需要高度使用口語表達的廣播與電視。

因為工作,他逼著自己面對人、逼著自己問、逼著自己說。他刻意觀察自己說話的速度、音調、咬字、習慣,並有意識的調整。

剛當報社記者採訪時,他儘量只問問題不說話,並且刻意調整說話速度,一字一字慢慢講。逐漸讓這樣的說話方式成為習慣,口吃的狀況的確有改善。

後來他觀察到,自己在唱歌、自言自語時不會口吃。現在主持廣播節目,評論事情時,唐湘龍若進到一種自言自語的獨白情境,不但不口吃,說起話來還比一般人流利。反而訪問來賓時,偶爾會結巴。

但口吃無法根治,他還是有結結巴巴的時候。唐湘龍察覺自己結巴有兩種情況:一個字或兩個字的重複。在訪談、陷入思考時會出現前兩個字一直重複的口吃情況;只有和老婆吵架,吵不贏很氣時,才會出現幼年期的那種一個字卡住的結巴。

這些年來,唐湘龍證明了,口吃雖然開刀無效、吃藥治不好,卻可以透過有意識的自我提醒與訓練,逐步去駕馭。

當然,大量閱讀也是讓他能夠勇敢「說」的原因。他知道自己肚子裡有墨水,只差用什麼方式表達出來而已。

高中畢業二十七年,唐湘龍不僅考上一流學府,還從事著需要寫更要說的媒體工作,被導師在同學會上笑他,「老師說的事,沒一件做到!」

上天跟唐湘龍開了個小玩笑,讓口吃跟著他;但他反其道而行,去面對、挑戰它。

這個過程,他贏回來的不僅僅是「把話說清楚」的能力,還有自信與自尊。

唐湘龍小檔案

1964年生。師大附中、台大政治學系、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。歷任《中時晚報》副總主筆,年代電視、中天電視、東森新聞台節目主持人,台北《時報周刊》、《花花公子》國際中文版、香港《鳳凰周刊》等專欄作家。現任飛碟電台「飛碟早餐」節目主持人。

作者:張瀞文

家樂學線上家教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唐湘龍 口語 口語表達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家樂學線上家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