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林良 淺淺的語言,深深的幸福

窗外冷風淒淒,雨聲淅瀝,世界是這麼潮溼陰冷,我們曾經苦苦的盼望著太陽。但是現在,我們忘了窗外的世界,因為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小太陽了。」在《小太陽》一書中,作家林良如此描繪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帶給他們的喜悅。

對許多人來說,林良,像是一位穿越時代、跨越年齡的老朋友。不論是這一代的父母,或是這一代的孩子,提起「林良叔叔」或「林良爺爺」,總會勾起一段溫馨的記憶,浮現在腦海裡的,可能是林良叔叔在《小太陽》這本書裡所描述的那個平凡卻充滿樂趣的幸福家庭,或是《林良爺爺寫童年》裡,那對餓到要去追小豬的父子……

剛剛獲得國家文藝獎的兒童文學作家林良,從十九歲開始投稿創作至今將近九十歲,不斷寫作已經超過一甲子的時間。林良的作品,有一種能夠打動孩子的魔法,那是因為他用的是孩子能懂的「淺語」,一種淺淺的,卻帶有美感的語言,他總是認真的看待為孩子的創作,也總是細膩的描繪出生活中那小小的卻又深刻的甜蜜。

雖然他的生命裡經歷過顛沛流離、經歷過戰爭,但「我喜歡寫生命裡美好的事物,我不想寫我的日子過得有多慘。……愁苦總會過去,而且愁苦應該要過去,愁苦不該是生活的基調,」坐在充滿歷史人文情調的中山堂咖啡迴廊上,林良流露出了一種沉思的眼神,表達了他對生命、對創作所做的選擇。

一代又一代看著林良作品的小朋友長大了,當了爺爺、奶奶了,卻仍記得他們童年時的好朋友林良叔叔,在他的面前,每個人都可以繼續當「小朋友」,而「小太陽」的溫暖,也持續透過淺淺的語言,帶給人們深深的幸福。

- - -

Q:很多人都是從小看你的書長大的,而這些書長大後再看,還是會讓人深深的感動。你書中大多是以家庭、小孩或生活中的小事當做主題,為什麼這些主題這麼吸引你?

A:這可能跟我父親的影響有關係。我父親是學化學的,他很喜歡買書,每個星期六中午他會到學校帶我去書店看書,他找他的書,我就在兒童讀物的平台上找我的書。父親對我們買書幾乎沒有什麼限制,所以我小時候讀兒童讀物比較多,因為接觸多了,對兒童讀物就有感情。

另外,我在《國語日報》最先主編的是兒童版,需要跟孩子交往、溝通,有時候給他們寫信,有時候缺稿就給他們寫故事、寫兒童詩。《國語日報》以前所在的位置附近有國語實小,長輩、同事的孩子都在國語實小念書,放學以後就會跑過來等著跟父母一起回家。那時我下午的工作比較輕鬆,就有時間跟他們成為朋友。

我認識了很多小孩,跟他們有一種感情,也很喜歡他們的純真。我記憶裡比較深的,有一個五歲的孩子,他說他牙痛,我就問他:「什麼地方痛?」他就說:「樓上樓下一起痛。」他說話好像寫詩一樣。還有一個孩子跟我討論,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。他堅持說:「一定是先有雞,不然哪來的蛋呢?」我看他那麼堅持,就說:「就算是先有雞才有蛋,那第一隻雞是從哪裡來的?」他說:「我媽媽從菜市場買回來的!」我覺得跟他們做朋友很有意思。

因為這關係,我寫作的時候,常常可以設定我的讀者是哪幾個,或哪一個,就會不知不覺注意到兒童文學的許多的條件,一個就是、我的讀者是孩子。第二、孩子使用的語言沒有成人使用的語言那麼艱深,所以我把孩子使用的語言稱為「淺語」——淺淺的語言。

兒童文學作家要用這種淺淺的語言來從事文學創作有他的難度,要保持這種淺淺語言的美感,是兒童文學作家所追求的。

Q:你都是怎麼跟小朋友做朋友的?

A:跟小朋友做朋友不能太著急,我的經驗就是,你要常常讓他看到你,而且對他表示善 意,他慢慢就敢過來跟你親近。如果你很熱情,一下子就要擁抱他、拉他,就會把他嚇跑了。

跟小朋友建立的那種感情是永恆的,比較率真。不久前我遇到一個「小朋友」,他九歲的時候認識我,這男孩都叫我林叔叔,最近遇到他,他跟我說:「林叔叔,我已經七十歲了。」(哈~~林良開心的笑!)但他還記得我們當朋友的那種感情。還有一個當時認識我才七歲的女孩,她比較怕生,老是躲在一邊聽人說話,後來她移民到美國,不久前她回來台北,發現台北都改變了,幾乎沒有認識的人,她想起小時候我曾經是她的朋友,就打電話到《國語日報》找我,我們在電話裡談得很高興,我就問她:「你結婚了沒?」她大笑說:「我已經六十幾歲當奶奶了!」他們都是在小時候認識我的小朋友。

小朋友跟大朋友不同的地方是,大朋友大家都忙,這陣子在一起,下陣子已經各分東西了。可是小孩子這種感情他永遠記在心裡,這些小朋友長大了,還是覺得你是他的朋友。

跟小孩在一起就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純真跟包容。許多小孩子現在生氣了、哭了,過一會兒,他完全忘了。這種隨時可以忘掉不愉快的能力,是小孩的特質。我把小孩比做「可愛的小狗」,小狗在你做事時會咬你的褲子、咬你的鞋,你會忍不住打牠一下、拍牠一下,但是過一會兒,牠看到你還是會搖尾巴。小孩子像小狗一樣不記仇,這是小孩子可愛的地方。

可愛的父親

Q:我在書裡讀到你父親有很多有趣的教養方式,能不能談談他對你的影響?

A:我的父親是很沒有架子的人,雖然他長得比較嚴肅,會讓孩子怕他,可是等你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,你就會喜歡親近他。例如他帶孩子出門,路上一定會找個地方吃點東西,所以小孩都很喜歡跟。他會跟我們在一起玩,雖然他很忙。我記憶裡比較有意思的玩法就是大家一起畫圖,他總是拿來一落的紙,我、弟弟、父親,每人分幾張。傍晚在院子裡,大家來出題目,說畫狗,大家就都畫狗,我父親也一起畫,三個人都畫好了,就再想一個題目。我父親跟我們這樣一起畫圖畫,常常一畫就是半天。

中日戰爭爆發以後,我們開始逃難,我父親就想,如果在逃難的時候全家被沖散,要是每個人都能有一點生活技能,就不至於餓死。所以他就請了一個鐘錶店退休的老闆來教我修理鐘錶,請了一個刻圖章的師父來教我弟弟刻圖章,請學校的家事老師來家裡教我妹妹打毛線。

我父親做人很慷慨,他對我母親很好,跟我母親沒有吵過架,意見不合的時候他就是靜下來。

還有,我父親很看重自修,我在讀小學三、四年級的時候,每天早上四、五點他就起來打開電燈在書桌前讀他的化學書,還要計算方程式。我們受這影響也很大,除了學校以外,我們也很重視自修,自己喜歡什麼就自己去找書來看。

Q:你自己當了父親之後,最大的改變是什麼?

A:成了父親之後最大的改變是產生責任感。做了父親後,我就好像應該為小孩子服務。例如,回到家才發現孩子的練習本子用完了,我就騎著腳踏車,到文具店去敲門買一本練習簿。從前星期天我喜歡待在家裡,但有了小孩之後,星期天帶小孩去玩一玩就變成我的工作了。孩子作文不會寫,也都會來找我,我就看他們的能力提供各種不同的幫助。像老大,我大概跟她說這篇要怎麼寫,就可以了。老二,我跟她說怎麼寫,她認為這不夠,我甚至要口述,她聽了寫下來,這是「口授作文」。老三比較精明,她覺得爸爸寫的作文太深了,一看就知道不是孩子寫的,所以她叫我幫他寫,寫完以後她來改。(哈~哈~哈!)

但基本上我還是讓她們有自己去研究的空間,有時候她們不懂我說的內容,我就翻辭典讓她們看,讓她們跟辭典親近。

Q:你覺得當爸爸最重要的一件任務是什麼?

A:我覺得當爸爸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給孩子幫助,讓他做過了、學習過了,他就會了,以後他就不必再依靠你了。孩子不會的,在他剛起步的時候,我願意給孩子幫助,讓他感覺容易些,讓他容易進門,接下來讓他靠自己,爸爸就是給孩子做一個帶路人。

理想的童年

Q:現在你已經當爺爺了,你的童年、你女兒的童年、跟現在你外孫的童年,大環境有非常大的改變,你怎麼看這些改變對童年的影響?

A:大環境真的有非常大的改變,我帶我孩子的時候,大環境非常純樸,很容易感受到快 樂;大家的生活不那麼緊張,工作的負荷,也不像現在這麼厲害。那時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在心裡,想做什麼都可以很悠閒自在的去規劃。現在不是這樣,好多事情感覺都要在明天完成。小孩也是,每個人都要給他作業,孩子回到家都不知道怎麼處理,他也很著急。有了升學競爭之後,孩子的世界就慢慢改變了,現在這種激烈的競爭還是存在。

有的孩子很堅強,任何環境都可以處理,有的孩子就很柔弱,遇到小小的壓力他就倒下去。軟弱的孩子比較需要父母幫忙,幫忙的方法就是跟他親近,要跟他談得來,所以父母應該學習怎麼跟這樣的孩子談話,讓他有所感觸的時候,會找你談。當他在訴說困難的時候,你聽了能夠不生氣,這很重要。

你願意聽孩子的,你才可能進行教育。進行教育的時候要儘量和氣,不要為了教育他卻傷害了他。就算你聽了覺得應該罵他,你還是要聽了以後勸他。面對孩子,一個就是要柔軟,一個就是要接受。你聽他說了九十九句話,他總會聽你一句話的。

Q:你有一個理想中童年的樣子嗎?那應該是什麼樣子?

A:我認為要有理想的童年,跟我們的學校教育有關。我覺得要注意每個孩子,給他們不同的教法,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,這才是好的教育。如果是要孩子去比賽、比名次、比分數,這都不是辦法。如果學校對每個孩子都不放棄、都好好教育,我認為孩子就會快樂得多。

理想的童年就是學校不放棄他,父母又允許他多玩玩,並鼓勵他去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東西,這樣的孩子就會很快樂,就是美好的童年。

幸福,是一種選擇

Q:你的童年在日本、廈門、香港、越南好多地方住過,甚至也經歷了中日戰爭,在海上逃難,餓過肚子,曾經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,可是你的故事讀來總是那麼溫馨,即使在描寫自己逃難的經過,也充滿趣味,為什麼你能有這樣的心境,去看待那些不是那麼光明、美好的經歷?為什麼可以在愁苦中,還是有幸福的感覺?

A:我碰過戰爭,但比起其他人,我的運氣還是好得不得了,我碰到中日戰爭,但我沒有碰到國共內戰。國共內戰時,我已經在台灣了,我在這沒有戰爭的地方生活了這麼多年,這種生活是安定的、快樂的,雖然之前有八年的時間在逃難,但前半段逃難的日子短,後半段安定的日子長,所以我有一種安定的心情。

雖然在中日戰爭的時候,很多事情我想起來會感到很不忍心,像是我父親經營的工廠、我們的住家有許多心愛的東西,可是到了要逃難的時候,門一鎖統統不要了,只帶著一床棉被、幾口箱子、一把將來也用不到的房子鑰匙就走了,過去累積的東西一下子都沒有了,這是很殘忍的。但是,我喜歡寫生活裡美好的東西,不喜歡寫生活裡愁苦的經歷,因為我覺得愁苦總會過去,而且應該過去,愁苦不該是生活的基調。所以我不想花時間去寫我的生活怎麼慘,我覺得應該去寫我的生活怎麼有趣。

Q:如果有機會跟中學生聊天,你會給他們哪些建議、鼓勵?

A:對中學生我會鼓勵他們要有自動學習的習慣。

我反省我小學做的事情就是玩,學校考試分數幾分我也不去管。我的改變是在初三跟高一的時候,認識幾個好朋友,都是很傑出的,有的書法比賽永遠第一、有的看書很多、有的不但看書多而且會寫散文。這些好朋友探詢我在看什麼書,我提出來的書名他們都大笑,因為都是兒童讀物。他們說我這麼大,怎麼還在看兒童讀物?他們就問我:「這本書你看過沒?」我說:「沒有。」「那本書你看過沒?」我說:「沒有。」我統統沒看過,他們就說:「這樣不行!」他們就點書,我就到圖書館去借來看,最狂熱的時候,我一個晚上讀一本書。就是因為朋友的鼓勵,我不斷的補強自己,看了很多書。

所以我給中學孩子的鼓勵就是,利用閱讀多學習一些學校功課以外的東西,多接觸不同的領域,要打開自己的視野。

作者:許芳菊

家樂學線上家教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家樂學線上家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